第128章 【正文結局】怨君恨君恃君愛(四) (2)
關燈
小
中
大
,她都是徹徹底底的自由。
留了,永遠地留,便要面對無數未知。或許傅從嘉會又想起她來,似當年的傅辛一般,將她頗為滿意的尋常生活全部打亂,或許徐子期心有不甘,對她滿腹恨意,待他攻下汴京之後,她也得不了好日子過……或許,或許,眼前有太多的或許,讓她一眼望不到未來。
猶豫許久之後,流珠終於暗暗做了決斷。
【正文終】
【番外篇】
129、番外一
魯元·看燈元是菩提葉
看燈元是菩提葉,依然曾說菩提法。
法似一燈明,須叟千萬燈。
魯元緩緩合了合眼兒,忽地憶起當年花燈節時,那人烏發高盤,揚著凈白的臉兒,那一雙媚眼兒中的璨璨光華,便連燦燦如晝的千萬花燈也遮掩不住。他還記得,那年他抽了個燈謎,謎面說的是“人成皓首,末調亦何為”,打的乃是一字,而這謎底,正是一個偽字。
這個偽字,竟成了讖語。
他長長籲了口氣,只覺得太陽穴周銳痛難耐,伸出一指揉了一揉,卻是絲毫也未曾緩解。
婢子見狀,連忙擱下手中紙筆,柳眉緊蹙,定定然望著這昔日明艷又英氣的公主殿下,心疼道:“公主這是何苦,何苦要撒這樣的謊?為了圓這一個謊,自己獨自一個硬生生捱著,實在教奴心中酸澀。”
魯元輕輕一笑,道:“我這一生,不知說過多少謊話,多這一個,倒也無妨。”稍稍一頓,他又手執毫筆,望著案前信箋,緩緩低喃道:“約莫三年,她必會忘了我了,因而我這信,提前寫三年的便是。每隔一月或兩月,你便往宮裏送去一封,粗粗算來,約莫要二十餘封。”
婢子聞言,點了點頭,鼻間發酸,兀自強忍著,逼著自己不落下淚來。
魯元撒下了彌天大謊,他假作無奈,告與阮流珠,言曰自己八歲那年,在佛前起誓,先於凡間茍活三十載,而後便剃發受戒,托號出家,皈依佛門。然而事實上,他八歲那年,未曾遇上佛,只遇上了大寧夫人。
那豐姿冶麗,帶著股瀟灑貴氣的女人,某夜裏少見大醉,對著他與傅朔二人說了三句話:其一,便是與傅辛多多親近,以後必會大有裨益;其二,留心姓阮的女人,留心即可,勿要小瞧了這小娘子,但最好也不必太過親近;其三,好好活,你們兩個,一個死在三十八歲,臟腑衰竭,無力回天,另一個,則死在三十五歲,葬身於**大海,屍骨無存。
這般說來,他倒也不算騙了阮流珠了。去西天見佛,亦是見佛,該也算是皈依佛門才對。他早知自己三十八歲時必死,一直以來孑然一身,生怕誤沾了花葉,圖惹人傷心,可她實在誘人,他憐愛難止,幹脆編了謊來騙她,好令她能好受些。便好似他那傻弟弟傅朔,明知道自己行將葬身大海,化為魚食,不還是一意孤行地赴死去了嗎?
死有重於泰山,亦有輕於鴻毛。魯元覺得傅朔算重,卻不知自己算輕還是算重。
他只一個心願,待他死後,能化作她身邊的一盞燭燈。她那樣怕黑,少不得人陪伴,若是做一盞油燈,替她照亮,也算是不枉此生緣分;她亦畏寒,手腳總是發涼,怎麽暖也暖不熱,他化作的這一盞燈,必能令她暖和些,漫長的冬夜,約莫也沒那麽難熬了。
當年臘月,天雨大雪。魯元彌留之際,只交待了婢子一句話——從此以後,你們的主人,便是她了。
傅辛崩殂這年的二月,流珠收到了魯元的頭一封信,卻兀自生怨,怨她寫的話語太過平常。之後的三月、五月,又各收了一封信,信中魯元的語氣都頗有些冷淡,惹得流珠不由暗恨道:這人在那常年積雪、天寒地凍的閻王山待久了,言辭間仿佛也沾了冰淩,冷成這副模樣,實是教人心寒。
自五月廿五之後,流珠在魯元餘下的婢子的幫助下,逃出囚牢般的宮城。婢子想起魯元所說,若是阮氏嫁做人婦,便不必再送信了,因此也不再給流珠送信。流珠心中悵然,等了許久,又問了幾回,卻是當真不曾收過魯元寄來的信箋了。
這之後,魯元生前遺留下的書信,一封也不曾遞出去了。
蕭奈意外發現那留駐寶鑒的前日夜裏,二人合被而眠,歡好罷了之後,蕭奈赤著上身,前去熄燈。他吹了幾回那火苗,那燈焰卻邊閃躲著,邊愈發炙烈起來。
蕭奈暗中奇怪,嘟囔一聲,拿起手邊餘著茶水的杯盞,倒扣了上去。
這一回,那盞燈終是,徹徹底底地熄了。
我有菩提燈,常照虛室內。癡風只不滅,業雨漂不壞。歸向佛堂中,恐有一點在。
他對她的後來不知不曉,她對他的從前不明不白。
【魯元番外終】
130、番外二
高儀·小樓高閣謝娘家
惆悵夢餘山月斜,孤燈照壁背窗紗,小樓高閣謝娘家。
滿園積雪,四下蕭然,高儀仰面躺在寒意滲骨的藤椅之上,聽著那吱噫吱噫的聲響,面無表情,十分憊懶無力地半張著眼兒,隨著那藤椅的動作,一前一後,緩緩擺動。高儀忽地想起,她還未出嫁之前,阿娘的後院裏,也有這麽一張搖來搖去的藤椅。
爹爹獨寵阿娘,美名在外,阿娘為他生了許多孩子,可她的心思,卻不曾分過一絲一毫在孩子身上,滿心滿念,惦記得全是爹爹。幼年的高儀時常躺在庭院裏的那張藤椅上,遙遙地,看著殿內,爹爹與阿娘琴瑟和諧,不勝美滿。
高儀有時,也有些想不通。爹爹獨寵阿娘一個,阿娘一心掛在爹爹身上,怎麽這兩個人,對他們的孩子,便這麽不上心呢?
時日久了,高儀漸漸說服了自己——或許在這世上,女人合該是被男人寵的,自己不需被爹娘寵,只需等著長大,找到那一位如意郎君,等他獨寵自己便是了。
高儀開始模仿阿娘的行止,學著她瞇眼而笑,輕輕吐吐小舌頭,學著她聲音甜膩,嬌嬌嗲嗲,學著她軟弱無骨,不谙世事。人都說,高儀公主,最肖皇後。
那時的高儀還不懂,眼見未必為真,世事無常,除了自己,沒有哪一樣是靠得住的。
後來,她終於如自己日夜所盼的那般,長大了,到了可以說親做媒,嫁做人婦的年紀。
那年徐子期凱旋歸來,姚銑作為他的左膀右臂,也隨他出入大小宮宴。宮宴之上,高儀百無聊賴之時,忽地聽見有人說了那麽一句小娘子合該是要被寵愛的,她驟然擡起頭來,正對上一雙清澈而又溫柔的眼眸。
這不過是姚銑與人攀談時的無心之語,卻令高儀情根深種,奮不顧身。她那時還不明白,他要寵的,絕不會是她。
年輕的少女在初次愛上一個人時,總是顯得有些過分急切。她幻想一切皆是天定,她不管那些欲擒故縱忽冷忽熱的招數,她也不屑於制造甚麽機緣巧合的偶遇,少女們總是天真地以為,一旦她把自己的心從胸膛裏掏出來,對方覺察到那副溫熱,那種滾燙,那一股活潑潑的生命力之後,一定會十分感動,回報以相同分量的愛。
高儀從小到大,只要她想要的東西,自會有人給她。當姚銑對她顯露出不滿來,高儀想要對他好,他卻偏不領情,高儀慌亂失措,這才會去求諸於她那個高高在上的爹爹。她期望著他作為父親,能耐心地為她解惑,能以相當聰明的方式,令她面前的疑難都迎刃而解。可是他沒有。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,敷衍著她。
直到她那位面善心黑的從嘉哥哥,把她引到汴京城裏的那一座不起眼的女工院子後,高儀才幡然醒悟。
原來,爹爹從來都不是所謂的獨寵一人;原來,她從來都不是在爹爹滿懷期待之下出生的嬌嬌愛女,那位阮貴妃肚子裏的孩子才是;原來,從頭到腳,這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!
高儀按著傅從嘉叮囑,假裝做借著制衣發脾氣的模樣,發作一番後拂袖而去。登上車輦之後,待到車簾放下,高儀不由得掩面而泣。
她不敢讓人聽出聲響,看出端倪,只得拿手緊緊捂住嘴來,用牙,狠狠地咬著掌心中的軟肉,好讓自己哭得無聲無息。
阿娘那張醜陋不堪的臉,她只看了一眼,便手上發顫,不敢多看。再憶起傅從嘉之言,高儀愈發惱恨起來,恨阮二娘,恨爹爹,更恨阿娘!
若沒有阮流珠,哪有這許多曲折?官家佛口蛇心,面上一派慈愛,卻毒妻殺子,對國公府趕盡殺絕,著實心狠手辣!而她的這位好娘親,受了這等委屈,知曉了前因後果,卻還是甘願自毀容貌,隱姓埋名,只為留在汴京城——她才不信阿娘是為了她和令儀才不舍離去,她分明還是對那男人心存眷戀,這才戀戀不舍!
反過來再看看自己,她跟阿娘何等相似,都是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,這般折辱自己!
高儀哭了又哭,終是歸於平靜。
二月十二日,她晨起之後,便故意與姚銑鬧將起來,之後順理成章地,去了理政殿,和之前一樣,去找爹爹評理,讓他替自己做主。
官家說話間,比往常溫和許多,不再那般不耐,可他愈是如此,高儀便愈是恨他。二人你一言,我一語的交談期間,高儀一直心悸不止。她等待著每一個機會,每一個下毒的機會。她心裏只想道:說甚麽父女情深,不過是惺惺作態罷了,作甚麽樣子!
官家駕崩之後,高儀披麻戴孝,哭得好不傷心,內裏卻是一片死寂般的平靜。人道是哀莫大於心死,喪期未過之時,高儀便同姚銑和離,搬入了魯元公主府內。從此以後,魯元公主府,變成了高儀公主府。一前一後,都是和離過的公主,倒成了汴京城中的一段趣談。
傅辛出殯之前,高儀又從流珠的成衣鋪子裏訂了衣裳,來送的人,卻是帶了面紗的徽娘——正是毀容後的阮宜愛。
高儀淡淡瞥她一眼,不曾開言,心中又是疼惜又是怨恨,話到唇邊,卻是怎地也說不出來。不曾想徽娘卻忽地雙膝一軟,跪坐在地,泣涕漣漣,說出了自己即是阮宜愛的事實,又將假死出宮的前因後果一一道來。
高儀細細聽著,卻聽得阮宜愛刻意隱瞞,許多傅辛所作出的狠心事,她都絕口不提。言辭含糊之下,卻也沒將自己為何假死出宮說個明白。
高儀心下了然,不由對她愈發怨恨。她面上佯作訝異,故意幾番確認,這才迎了她起來,卻見狼狽不堪的阿娘雙臂緊緊攥住了她的手,同時啞著聲音說道:“阿女,你爹去了,阿娘如何能夠獨活?”
高儀眉頭微蹙,緩緩說道:“阿娘的意思是?”
阮宜愛咬唇,肩膀微抖,泣道:“管他做了甚事,必是有他的無奈,阿娘不想讓你恨自己的親爹爹,便也不多說了。只是恩怨情仇,外人看得清楚明白,誇這個聰慧,罵那個糊塗,而當局之人,卻是冷暖自知。阿娘今日來尋你,為的是求你一件事。”
高儀垂眸道:“所為何事?”
阮宜愛淒然一笑,弱聲道:“妾啊,打心裏面還是認定了的,你爹爹,就是妾的夫君。既是夫妻,就該生同寢,死同柩。”言及此處,她握緊高儀的手,低低說道:“高儀,阿娘自縊之後,你便生火,把阿娘燒了,燒做灰燼。待到幾日後,守靈之夜,那棺材按理來說,還未曾釘死,你趁無人之時,把阿娘的骨灰,撒到你爹爹的棺材裏去。”
她的手越握越緊,好似是下了極大的決心。
“高儀,你可聽好了?可記住了?”
高儀恍然之間,又聽得她如此詢問。
淚水忽然上湧,將她眼前全部沖得模糊。她重重點了點頭,應了下來,隨即又低低問道:“阿娘,你便沒甚麽要問我的麽?也不要問問令儀麽?這些日子裏,你便不想我和令儀麽?”
阮宜愛一怔,軟聲泣道:“如何不想?”稍稍一頓,她又眼瞼低垂,對著高儀勸道:“你啊,不該和那姚小將軍和離的。這女人,縱然是公主,一旦和離了,名聲差了,也不好嫁了。”
高儀道:“可是他只惦記著那個妾室。”
阮宜愛沈默半晌,哀哀說道:“你既喜歡他,容著他便是了。”
高儀一把甩開她的手來,恨聲道:“那阮流珠呢?她可是把郎君都克死了,照樣做了貴妃,日後指不定還是太後!”
阮宜愛搖了搖頭,卻是沒有說話。
高儀只覺得十分無力。
二月二十日,出殯之時,高儀借著放下氣饅首、長明燈等物時,將阮宜愛的骨灰也一並放入了棺內。她混混沌沌地夾在送殯隊伍之中,手持哭杖,遙遙望著那樽被人擡起的龍棺,淚不由得漸漸滑落,終於愈哭愈是悲慟——那棺材裏面躺著的,可是她的生身父母啊!
她親手鴆殺爹爹,將阿娘挫骨揚灰,恍然之間,她不知該罪己,還是該怨人,只得伏跪於地,仰天慟哭。
【高儀番外終】
131、番外三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。
*對自己再清楚不過,自打她被那薛微之狠狠咬了一口後,她幾乎哪個男人也不相信了。至於後來和傅朔在一起,一來是見他新奇有趣,心生喜歡,二來麽,則是因著他不急著成親。
徐*太害怕成親這茬兒了,若是那人先前扮出諸般好,成了親後翻臉不認人,接著又好一番折騰,最後鬧得不是和離就是被休棄,*一想,就不由得蹙起眉來。可轉念一想,這小娘子不由得頗為自嘲地笑了,暗想道:誘人吸食阿芙蓉膏、把親生孩子剁成餃子餡兒、還餵著他爹吃下,這等事情她幹起來都不害怕,還怕甚麽成親呢?
徐*搖了搖頭,卻是絲毫不悔。這世道,若想做個好人,非得學會壞人的心狠不可,她覺得自己半點錯也無。若是果真做個任人拿捏的軟包子,那才叫做有錯呢!
*娘子口脂濃艷,紅唇微勾,對著面前的西洋琉璃鏡,輕點眉黛,描出眉峰來,不由微微一笑。
距她那堂兄捐殘去殺,入京稱帝,已然有一年有餘,雖說還有些前朝餘孽,隱匿於民間,時不時惹出些亂子來,可是從大局來看,四海皆統,河清雲慶,也說得上是國安民泰了。
不過區區一年時間,徐子期這個官家,便能做到如此地步,一來,實在因他年紀愈長,手段愈高,二來,也與他早早掃清民學會這一阻礙,還有傅從嘉的消極抵抗脫不開幹系。
兩年以前,傅辛駕崩,傅從嘉登基,雖說民間議論紛紛,都說傅從嘉有篡位之嫌,可因他先前也有清譽在外,因而百姓們也未曾惶惶不安。可誰知傅從嘉上臺之後,處理政事卻是糊塗,且用度奢靡,用兵不利,惹得朝廷內外都頗有怨言,暗中都罵他是昏君。
反觀徐鐵凜徐小將軍,卻是態度果決,手段高超,先是借著天災與困局,暗中掌控了民學會,之後又借著民學會一派貪腐之案,惹得北地百姓對民學會人人抵制,一片聲討,徹底扳倒了這個荒誕而又乖張、處處照搬洋人,在時代的夾縫中靠著一點投機謀得生存的**團體。民學會倒臺之後,雖說是徹底離那民主自由等主義又遠了一步,可這徐子期,也順從民意,去蕪存菁,將民學會中一些值得學習的東西,保留了下來。
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;水者載舟,水者覆舟。兩相比較之下,北地是應天順民,千室鳴弦,汴京卻是物情離怨,眾心不安。兩邊的這場仗打到最後,不少城池是城門大開,迎了徐子期入城,而到了汴京之後,傅從嘉的舉止更是令人訝異,他早早換上華服,擺著酒食,候在城門,可謂是主動將這大宋江山,拱手讓了人。
徐子期入京之後,這位外號徐鐵凜的開國新帝,處事的手段,並不似汴京子民先前想得那麽狠辣極端,反而是如水一般,至柔至剛,事事處理得妥當,又是安撫世家及舊臣,封了傅從嘉做閑王,又是秉承民學會之精髓,放開傅辛設下的海禁,允許通商。從前聞風而逃的汴京人們,聽聞之後,漸漸也都泛回了汴京,慢慢地,不過一年光景,汴京城竟比從前還繁華許多。
至於徐道正這一家子,雖說那徐子期是他家親戚,他若是登基,徐家這幾口子便是皇親國戚,可是徐道正,也差點兒往外奔逃了。實在是他先前是給傅辛制作火器,打壓過自己這個親侄子,他可生怕徐子期富貴之後,報覆回來。
臨了臨了,徐道正思來想去,卻是決意不逃了,對著妻子兒女道:“雖然人人都說大哥兒性子冷,可是我覺得,他還不至於對咱們這些親戚趕盡殺絕。就說大哥,混得天下皆知,子期不還是在那勞什子民學會裏給他尋摸了個位子?雖說後來吧,大哥身子骨不行,嗚呼哀哉,一命歸西,消受不起這頂烏紗帽,但是子期對他,也算是照顧了不是?”
稍稍一頓,徐道正又蹙起眉來,說道:“咱們就不走了。一來,火器和木工作坊,都在京郊,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廟;二來,咱家子駿對子期有恩,子期絕不是那等忘恩負義之徒。這汴京,咱們還是好生住著吧。”
徐子期登基之後,對徐道正一家,還算是不計前嫌。他用國庫裏傅從嘉慷慨相贈的銀子,收購了徐道正的火器作坊,又令徐道正做監工,還要給他加官進爵。徐道正連忙推卻,只領了監工一職。徐子期見狀,便幹脆封了徐道正的一雙兒女,徐子駿及徐*,徐道正思慮一番,便未曾推辭,領受謝恩。
眼下徐*搽了搽幾抹胭脂,穿戴整齊,便騎馬入了宮城。她此番前來,為的不是別的,實是因為徐子期再開皇商一職,出海巡游,采購貨物,而徐*主動請纓之後,徐子期欽點了她為商隊領隊,此次召她,便是要在行前再交待一番。
兩人用罷了滿桌佳肴之後,徐子期輕抿濁酒,又凝聲道:“*,此間正是二娘先前住的宮苑,你瞧著如何?”
*一怔,微微一笑,道:“兒無甚見識,瞧著每一處宮苑都好。”
徐子期勾唇,道:“你沒有見識?你是出過海,游過西洋的人,甚麽沒見過。”稍稍一頓,他又道:“不瞞你說,先前朕對於女流之輩,不甚瞧得起,若不是被人痛罵了一番,只怕也不會醒悟過來。就好似洋人的東西,有好的,有壞的,不能一概而論;女子之中,有見識粗鄙的,亦有目光高遠的,也不能一竿子,全都打倒。”
*勾起紅唇,定聲道:“官家所言極是。兒心知肚明,此番由兒一個女兒家做皇商領隊,必會有人傳些閑話兒,暗指官家任人唯親。兒定會有一番作為,堵上那**人的嘴。”
徐子期點了點頭,默然半晌,又道:“近來可有二娘的消息?”
*聞言,道:“自二娘入宮之後,便不曾有甚麽聯系了。兒也不知她現下如何了。”
對於徐子期的詢問,徐*也不曾多想,她此刻是雄心勃勃,滿心歡喜,直想著在**大海之上,闖出一片事業,又想著若是再遇見傅朔,一定要對他說出真心話來——
當年,是她錯了。她明明喜歡他,卻又怕自己太喜歡他,小心翼翼地提防著,屢次三番地試探著,便是在一起了,也不肯掏出一片真心來,直等到他果然離去,杳無音訊,她才心生悔意。
徐*忍不住幻想起來,若是再遇,他該是甚麽模樣?兩人之間,誰會說出第一句話?而這一句話,又會是哪幾個字呢?
這般想著,徐*不由得出了神,手持銀匙,定定地望著空空如也的碟子,而那唇角,卻是緩緩翹了起來。
忽地,徐子期的聲音,驚得她回過神來。
“昨日,傅辛在時,派出的船隊回來了。”
徐子期的聲音淡極,徐*卻是眼眸微亮,稍稍斟酌之後,拿捏著語氣,開口道:“可曾帶了甚麽稀罕的物件回來?”
徐子期漫不經心,緩緩說道:“不過是些小玩物,及幾十盒阿芙蓉膏罷了。傅辛發了十艘龍船,結果這十艘船,先遇上海難,後逢著海盜,只兩艘回來了。便連領隊的那位京兆郡王,也折在裏頭了,屍骨無尋,不知該說是可憐,還是嘆他,求仁得仁。都是兩年前的事兒了,如今卻才報回京中。”
哐啷一聲,瓷碟落地,遽然間摔得四分五裂。
徐*急急蹲了下來,死死垂著頭,手上分外麻木地撿著碎瓷,眼底則是一片模糊,淚水難收難休。
是生離還是死別,往往要到若幹年後,才會清楚明白。
惜取眼前,莫輕別離。
【徐*番外終】
132、番外四
傅從嘉·從臣嘉頌徒虛美
“爹爹,阿娘去哪裏了?”
“你阿娘,去修佛了,再不是紅塵中人,以後便不要提她了。”
幼年的傅從嘉聽了這話,竟當真信了,這小郎君自然是好不傷心,哭了接連數日才算罷休。
數年之後,傅從嘉回想起來,不由得微微一哂,搖了搖頭。
他那親生母親,雖出身卑微,可卻長得一副出塵美貌,阮宜愛嫁過來之前,尤屬她最是得傅辛寵愛。若細細論起他阿娘長甚麽樣子,倒與阮流珠頗有幾分相近——這並不算巧合,他傅辛寵愛的女人,不是相貌相似,就是性情相近,阮氏不是這些女人裏最好看的,卻是最勾人的,最合他心意的。
或許是因著這一點寵愛的緣故,起初,傅辛只是將他那阿娘送到府外,另尋了處院落養著,不曾似對其他婢妾那般痛下殺手。可惜傅從嘉的生母並不甘心,伺機偷跑回王府,差點兒正面撞上了阮宜愛,由此惹得傅辛雷霆大怒。
傅從嘉還記得,那年他不過七歲,正與仆侍在庭院裏嬉戲玩鬧之時,忽地遠遠瞥見一個與生母頗為相近的女人,被人死死扯著頭發,毫不憐惜地扔進了傅辛的書房裏去。傅從嘉心生好奇,繞到書房窗下,借著那一絲縫隙,往內室窺覷。
鳥雀喧鳴聲中,幼童伏於窗下,粉嫩的頰邊貼著檀暈鞓紅的富貴牡丹。他眨巴著一雙水靈的眼兒,親眼目睹了自己失蹤已久、據說修佛去了的親娘,是如何被看似溫和慈藹的爹爹,親手掐死的。
他忽地覺得,阿娘好像前日所見的大鵝,修長的頸兒被男人死死扼住,她像大鵝一樣叫著,聲音嘶啞,兩只雪白的玉臂像翅膀一樣不住撲棱著,撲棱著……
長成之後,他看見那些頸線優美的女人,總忍不住多看上幾眼,心頭漫出一片尤為詭異的愛憐之意。
“你這樣白,頸兒這樣修長,真好像只大鵝。”
設計害死傅辛之後,春雨連綿的夜裏,傅從嘉倚在父親臥過的軟榻之上,手上把玩著那女人白嫩的一對玉足,眼兒慵懶地凝視著她半寐半醒的模樣,口中緩緩地,說出了這樣的讚美。
女人斜了他一眼,欲要收回腳,卻被他牢牢拷住。
傅從嘉瞇眼而笑,沈聲道:“你這淫/婦,老實交代,肚子裏的孩子,果真姓傅?”
阮氏懶得搭理他,只略為不耐地移開眼來,緩緩道:“真是理解不了你。費了好一番心思,好不容易做了官家,成日裏就這樣廝混、胡鬧。你便是恨你爹爹,也該為了受苦受難的百姓好好想一想。”
傅從嘉低笑,隨即忽地正色,掀了錦被,與她並肩同枕。他聽著窗外隆隆春雷聲,緩緩說道:“二娘自然不懂我的心思。你也不必懂,只管用手兒口兒,將我那話/兒伺候妥當,以後再予我*一度,便已足矣。”
流珠聽著,膩煩不已,驟然翻過身來。
傅從嘉面無表情,沈默無言,直至天明,一夜未眠。
傅從嘉的心思,遠比任何人想得都要高遠。眼下的這個大宋朝,距離他心中的理想治世,相去遠矣。他希圖的,是恰如其分的民主,是高度繁榮的經濟,是鼎立於世界的大國風度!
可是他做不到,甚至,有生之年也看不到。這著實令他沮喪。
當上官家又如何呢?這不過是個爛攤子,他若想要收拾,非得全盤推翻,另新起一盤棋不可。他現在所能做的,唯有為徐子期鋪路,一來,多從世家那兒,厚著臉皮,搜刮點兒銀子存到國庫裏去,等到徐子期上任,便不會似傅辛那般,窮得處處受限了;二來,他這個官家當得愈差,朝中百官和坊間百姓,便愈會偏向於徐子期,正所謂“不戰而勝,為勝之上者”,他要成全徐子期。
他倒是想一改當下風貌,實現心中宏願,只是世家勢力根深蒂固,大宋子民思想閉塞,北地的百姓想得倒是開明,可又因貧富之差,心生憤恨,行事過於激進。而如今徐子期頗有手腕,已然將激進的民學會壓制住了,又因著民心所向,不得不汲取其中菁華,為己所用。徐子期所握著的,才是一副好棋,比他的棋,勝過太多。
傅從嘉知道,徐子期這人,內裏未必有多開明,但是他貪戀權勢,為了攏固人心,甘願屈服和妥協。他暗自預料,徐子期登基的頭幾年裏,必然會逐步放開傅辛設下的“驅洋令”,準允與外通商及西學流通,也會自願或被迫地,接納海外傳來的先進科技,可是時日久了,卻是說不定了。
只是人的本性,遮掩再久,也是終究遮掩不住的。一旦局勢穩定,徐子期某一日,一定會重歸封建,說不定還會踏上傅辛的老路。
思及此處,傅從嘉微微一笑,嘆道:那倒也是無妨。時代的洪流,只需為它剪個口子,它便會噴湧而出,呈浩浩翻瀾之勢,聲似袞袞春雷,隆隆震耳,而這些個六街三市的勳衛宰臣,黎民百姓,不過好似小舟萬斛,只得任由洪流沖著,不斷向前,向前……
徐子期被迫而為的這些政令一下,只要貫徹上十年,這個世間的風氣便會截然而變。經濟上來了,見識長出來了,那些思想自會有人加以改良,逐步推及,而不會像現在這般,顯得古怪、唐突,而又荒誕,令人無法接受。
想到這樣的未來,傅從嘉長籲一聲,恨不得仰頭痛快大笑!
他告訴自己,他必不會料錯!那樣的未來,一定指日可待!他等得起!
或許旁人不解他的心思,後人亦可能只拿他當做亡國昏君,可是他問心無愧!
傅從嘉翻了個身,凝視著身邊女子那雪白的長頸。月光皎皎,照在那頸兒上,誘得傅從嘉伸出手來,摸了一摸。
他忽地又想起那一夜,傅辛召他覲見。他說,讓他老實點兒,以後便是要篡位,也要等將北地收覆了;他說,他某日駕崩之後,必要立阮氏為太後;他還說——
禦醫說他這身子,約摸熬不過五月。若他果真如此,待他身死之後,暫且停屍到六月底,等到阮流珠生產之後,留子去母,令阮氏隨葬,再與他一同出殯。
他更說了,便是傅從嘉不按著他所說的做,他也留下了數名暗衛。那些人,在阮氏生產一月之後,必會殺了阮流珠,將她的屍首,裝入他的龍棺。
傅從嘉到底還是沒按他說的做。
便連他自己也搞不懂,他逼她與自己親近,可他明知流珠要逃,卻並不相攔,而流珠逃出宮後,他也生不出找她的心思來,連她的信兒都不想聽;他不想一直留她在宮城之中,可他卻又將傅辛早早出殯,眼睜睜地看著高儀偷放阮宜愛的骨灰入內,之後又著人將棺材釘入地內,甚至還費了好一番心思,找出了那些所謂暗衛來,一一除了個幹凈。
他自己都想問問自己,這到底算是喜歡,還是不喜歡呢?
他卻是不明白,三分對親父的恨,五分由生母帶出的憐愛,加上兩分若有若無的喜歡,到底不等於十分深情。
【傅從嘉番外終】
133、番外五
榮喜·謝何兄怨榮何喜
榮十八娘原本喚作榮熙,而依照榮六那文采,自然是取不出這個“熙”字來的。最開始時,榮六給女兒取的名是榮喜,家人亦一直呼做喜娘,而十八娘嫁給阮恭臣後,男人嫌她名字俗氣,便給她改了個字,這才有了榮熙這個名字。後來和離之後,十八娘這名字,便又改回榮喜了。
徐子期登基之後不久,榮六自請辭官,去了離汴京不遠的鄉下養老,時不時便運些自己種的白菜蘿蔔,往榮喜府上送去,搞得榮十八娘和崔坦,每月裏總有那麽幾天,非得吃白菜和蘿蔔不可。眼下,榮老先生又著人送菜到府上來了,榮十八娘哭笑不得,夜裏對鏡卸妝之時,朝著埋頭畫圖的崔坦說道:“大把不要錢的白菜蘿蔔,正好給了你,好好練練廚藝。”
崔坦擡了擡眼鏡,自書案邊上擡起頭來,瞇眼笑道:“好。娘子讓我練,我便去練,必要把那白菜蘿蔔,全都做了菜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留了,永遠地留,便要面對無數未知。或許傅從嘉會又想起她來,似當年的傅辛一般,將她頗為滿意的尋常生活全部打亂,或許徐子期心有不甘,對她滿腹恨意,待他攻下汴京之後,她也得不了好日子過……或許,或許,眼前有太多的或許,讓她一眼望不到未來。
猶豫許久之後,流珠終於暗暗做了決斷。
【正文終】
【番外篇】
129、番外一
魯元·看燈元是菩提葉
看燈元是菩提葉,依然曾說菩提法。
法似一燈明,須叟千萬燈。
魯元緩緩合了合眼兒,忽地憶起當年花燈節時,那人烏發高盤,揚著凈白的臉兒,那一雙媚眼兒中的璨璨光華,便連燦燦如晝的千萬花燈也遮掩不住。他還記得,那年他抽了個燈謎,謎面說的是“人成皓首,末調亦何為”,打的乃是一字,而這謎底,正是一個偽字。
這個偽字,竟成了讖語。
他長長籲了口氣,只覺得太陽穴周銳痛難耐,伸出一指揉了一揉,卻是絲毫也未曾緩解。
婢子見狀,連忙擱下手中紙筆,柳眉緊蹙,定定然望著這昔日明艷又英氣的公主殿下,心疼道:“公主這是何苦,何苦要撒這樣的謊?為了圓這一個謊,自己獨自一個硬生生捱著,實在教奴心中酸澀。”
魯元輕輕一笑,道:“我這一生,不知說過多少謊話,多這一個,倒也無妨。”稍稍一頓,他又手執毫筆,望著案前信箋,緩緩低喃道:“約莫三年,她必會忘了我了,因而我這信,提前寫三年的便是。每隔一月或兩月,你便往宮裏送去一封,粗粗算來,約莫要二十餘封。”
婢子聞言,點了點頭,鼻間發酸,兀自強忍著,逼著自己不落下淚來。
魯元撒下了彌天大謊,他假作無奈,告與阮流珠,言曰自己八歲那年,在佛前起誓,先於凡間茍活三十載,而後便剃發受戒,托號出家,皈依佛門。然而事實上,他八歲那年,未曾遇上佛,只遇上了大寧夫人。
那豐姿冶麗,帶著股瀟灑貴氣的女人,某夜裏少見大醉,對著他與傅朔二人說了三句話:其一,便是與傅辛多多親近,以後必會大有裨益;其二,留心姓阮的女人,留心即可,勿要小瞧了這小娘子,但最好也不必太過親近;其三,好好活,你們兩個,一個死在三十八歲,臟腑衰竭,無力回天,另一個,則死在三十五歲,葬身於**大海,屍骨無存。
這般說來,他倒也不算騙了阮流珠了。去西天見佛,亦是見佛,該也算是皈依佛門才對。他早知自己三十八歲時必死,一直以來孑然一身,生怕誤沾了花葉,圖惹人傷心,可她實在誘人,他憐愛難止,幹脆編了謊來騙她,好令她能好受些。便好似他那傻弟弟傅朔,明知道自己行將葬身大海,化為魚食,不還是一意孤行地赴死去了嗎?
死有重於泰山,亦有輕於鴻毛。魯元覺得傅朔算重,卻不知自己算輕還是算重。
他只一個心願,待他死後,能化作她身邊的一盞燭燈。她那樣怕黑,少不得人陪伴,若是做一盞油燈,替她照亮,也算是不枉此生緣分;她亦畏寒,手腳總是發涼,怎麽暖也暖不熱,他化作的這一盞燈,必能令她暖和些,漫長的冬夜,約莫也沒那麽難熬了。
當年臘月,天雨大雪。魯元彌留之際,只交待了婢子一句話——從此以後,你們的主人,便是她了。
傅辛崩殂這年的二月,流珠收到了魯元的頭一封信,卻兀自生怨,怨她寫的話語太過平常。之後的三月、五月,又各收了一封信,信中魯元的語氣都頗有些冷淡,惹得流珠不由暗恨道:這人在那常年積雪、天寒地凍的閻王山待久了,言辭間仿佛也沾了冰淩,冷成這副模樣,實是教人心寒。
自五月廿五之後,流珠在魯元餘下的婢子的幫助下,逃出囚牢般的宮城。婢子想起魯元所說,若是阮氏嫁做人婦,便不必再送信了,因此也不再給流珠送信。流珠心中悵然,等了許久,又問了幾回,卻是當真不曾收過魯元寄來的信箋了。
這之後,魯元生前遺留下的書信,一封也不曾遞出去了。
蕭奈意外發現那留駐寶鑒的前日夜裏,二人合被而眠,歡好罷了之後,蕭奈赤著上身,前去熄燈。他吹了幾回那火苗,那燈焰卻邊閃躲著,邊愈發炙烈起來。
蕭奈暗中奇怪,嘟囔一聲,拿起手邊餘著茶水的杯盞,倒扣了上去。
這一回,那盞燈終是,徹徹底底地熄了。
我有菩提燈,常照虛室內。癡風只不滅,業雨漂不壞。歸向佛堂中,恐有一點在。
他對她的後來不知不曉,她對他的從前不明不白。
【魯元番外終】
130、番外二
高儀·小樓高閣謝娘家
惆悵夢餘山月斜,孤燈照壁背窗紗,小樓高閣謝娘家。
滿園積雪,四下蕭然,高儀仰面躺在寒意滲骨的藤椅之上,聽著那吱噫吱噫的聲響,面無表情,十分憊懶無力地半張著眼兒,隨著那藤椅的動作,一前一後,緩緩擺動。高儀忽地想起,她還未出嫁之前,阿娘的後院裏,也有這麽一張搖來搖去的藤椅。
爹爹獨寵阿娘,美名在外,阿娘為他生了許多孩子,可她的心思,卻不曾分過一絲一毫在孩子身上,滿心滿念,惦記得全是爹爹。幼年的高儀時常躺在庭院裏的那張藤椅上,遙遙地,看著殿內,爹爹與阿娘琴瑟和諧,不勝美滿。
高儀有時,也有些想不通。爹爹獨寵阿娘一個,阿娘一心掛在爹爹身上,怎麽這兩個人,對他們的孩子,便這麽不上心呢?
時日久了,高儀漸漸說服了自己——或許在這世上,女人合該是被男人寵的,自己不需被爹娘寵,只需等著長大,找到那一位如意郎君,等他獨寵自己便是了。
高儀開始模仿阿娘的行止,學著她瞇眼而笑,輕輕吐吐小舌頭,學著她聲音甜膩,嬌嬌嗲嗲,學著她軟弱無骨,不谙世事。人都說,高儀公主,最肖皇後。
那時的高儀還不懂,眼見未必為真,世事無常,除了自己,沒有哪一樣是靠得住的。
後來,她終於如自己日夜所盼的那般,長大了,到了可以說親做媒,嫁做人婦的年紀。
那年徐子期凱旋歸來,姚銑作為他的左膀右臂,也隨他出入大小宮宴。宮宴之上,高儀百無聊賴之時,忽地聽見有人說了那麽一句小娘子合該是要被寵愛的,她驟然擡起頭來,正對上一雙清澈而又溫柔的眼眸。
這不過是姚銑與人攀談時的無心之語,卻令高儀情根深種,奮不顧身。她那時還不明白,他要寵的,絕不會是她。
年輕的少女在初次愛上一個人時,總是顯得有些過分急切。她幻想一切皆是天定,她不管那些欲擒故縱忽冷忽熱的招數,她也不屑於制造甚麽機緣巧合的偶遇,少女們總是天真地以為,一旦她把自己的心從胸膛裏掏出來,對方覺察到那副溫熱,那種滾燙,那一股活潑潑的生命力之後,一定會十分感動,回報以相同分量的愛。
高儀從小到大,只要她想要的東西,自會有人給她。當姚銑對她顯露出不滿來,高儀想要對他好,他卻偏不領情,高儀慌亂失措,這才會去求諸於她那個高高在上的爹爹。她期望著他作為父親,能耐心地為她解惑,能以相當聰明的方式,令她面前的疑難都迎刃而解。可是他沒有。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,敷衍著她。
直到她那位面善心黑的從嘉哥哥,把她引到汴京城裏的那一座不起眼的女工院子後,高儀才幡然醒悟。
原來,爹爹從來都不是所謂的獨寵一人;原來,她從來都不是在爹爹滿懷期待之下出生的嬌嬌愛女,那位阮貴妃肚子裏的孩子才是;原來,從頭到腳,這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!
高儀按著傅從嘉叮囑,假裝做借著制衣發脾氣的模樣,發作一番後拂袖而去。登上車輦之後,待到車簾放下,高儀不由得掩面而泣。
她不敢讓人聽出聲響,看出端倪,只得拿手緊緊捂住嘴來,用牙,狠狠地咬著掌心中的軟肉,好讓自己哭得無聲無息。
阿娘那張醜陋不堪的臉,她只看了一眼,便手上發顫,不敢多看。再憶起傅從嘉之言,高儀愈發惱恨起來,恨阮二娘,恨爹爹,更恨阿娘!
若沒有阮流珠,哪有這許多曲折?官家佛口蛇心,面上一派慈愛,卻毒妻殺子,對國公府趕盡殺絕,著實心狠手辣!而她的這位好娘親,受了這等委屈,知曉了前因後果,卻還是甘願自毀容貌,隱姓埋名,只為留在汴京城——她才不信阿娘是為了她和令儀才不舍離去,她分明還是對那男人心存眷戀,這才戀戀不舍!
反過來再看看自己,她跟阿娘何等相似,都是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,這般折辱自己!
高儀哭了又哭,終是歸於平靜。
二月十二日,她晨起之後,便故意與姚銑鬧將起來,之後順理成章地,去了理政殿,和之前一樣,去找爹爹評理,讓他替自己做主。
官家說話間,比往常溫和許多,不再那般不耐,可他愈是如此,高儀便愈是恨他。二人你一言,我一語的交談期間,高儀一直心悸不止。她等待著每一個機會,每一個下毒的機會。她心裏只想道:說甚麽父女情深,不過是惺惺作態罷了,作甚麽樣子!
官家駕崩之後,高儀披麻戴孝,哭得好不傷心,內裏卻是一片死寂般的平靜。人道是哀莫大於心死,喪期未過之時,高儀便同姚銑和離,搬入了魯元公主府內。從此以後,魯元公主府,變成了高儀公主府。一前一後,都是和離過的公主,倒成了汴京城中的一段趣談。
傅辛出殯之前,高儀又從流珠的成衣鋪子裏訂了衣裳,來送的人,卻是帶了面紗的徽娘——正是毀容後的阮宜愛。
高儀淡淡瞥她一眼,不曾開言,心中又是疼惜又是怨恨,話到唇邊,卻是怎地也說不出來。不曾想徽娘卻忽地雙膝一軟,跪坐在地,泣涕漣漣,說出了自己即是阮宜愛的事實,又將假死出宮的前因後果一一道來。
高儀細細聽著,卻聽得阮宜愛刻意隱瞞,許多傅辛所作出的狠心事,她都絕口不提。言辭含糊之下,卻也沒將自己為何假死出宮說個明白。
高儀心下了然,不由對她愈發怨恨。她面上佯作訝異,故意幾番確認,這才迎了她起來,卻見狼狽不堪的阿娘雙臂緊緊攥住了她的手,同時啞著聲音說道:“阿女,你爹去了,阿娘如何能夠獨活?”
高儀眉頭微蹙,緩緩說道:“阿娘的意思是?”
阮宜愛咬唇,肩膀微抖,泣道:“管他做了甚事,必是有他的無奈,阿娘不想讓你恨自己的親爹爹,便也不多說了。只是恩怨情仇,外人看得清楚明白,誇這個聰慧,罵那個糊塗,而當局之人,卻是冷暖自知。阿娘今日來尋你,為的是求你一件事。”
高儀垂眸道:“所為何事?”
阮宜愛淒然一笑,弱聲道:“妾啊,打心裏面還是認定了的,你爹爹,就是妾的夫君。既是夫妻,就該生同寢,死同柩。”言及此處,她握緊高儀的手,低低說道:“高儀,阿娘自縊之後,你便生火,把阿娘燒了,燒做灰燼。待到幾日後,守靈之夜,那棺材按理來說,還未曾釘死,你趁無人之時,把阿娘的骨灰,撒到你爹爹的棺材裏去。”
她的手越握越緊,好似是下了極大的決心。
“高儀,你可聽好了?可記住了?”
高儀恍然之間,又聽得她如此詢問。
淚水忽然上湧,將她眼前全部沖得模糊。她重重點了點頭,應了下來,隨即又低低問道:“阿娘,你便沒甚麽要問我的麽?也不要問問令儀麽?這些日子裏,你便不想我和令儀麽?”
阮宜愛一怔,軟聲泣道:“如何不想?”稍稍一頓,她又眼瞼低垂,對著高儀勸道:“你啊,不該和那姚小將軍和離的。這女人,縱然是公主,一旦和離了,名聲差了,也不好嫁了。”
高儀道:“可是他只惦記著那個妾室。”
阮宜愛沈默半晌,哀哀說道:“你既喜歡他,容著他便是了。”
高儀一把甩開她的手來,恨聲道:“那阮流珠呢?她可是把郎君都克死了,照樣做了貴妃,日後指不定還是太後!”
阮宜愛搖了搖頭,卻是沒有說話。
高儀只覺得十分無力。
二月二十日,出殯之時,高儀借著放下氣饅首、長明燈等物時,將阮宜愛的骨灰也一並放入了棺內。她混混沌沌地夾在送殯隊伍之中,手持哭杖,遙遙望著那樽被人擡起的龍棺,淚不由得漸漸滑落,終於愈哭愈是悲慟——那棺材裏面躺著的,可是她的生身父母啊!
她親手鴆殺爹爹,將阿娘挫骨揚灰,恍然之間,她不知該罪己,還是該怨人,只得伏跪於地,仰天慟哭。
【高儀番外終】
131、番外三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。
*對自己再清楚不過,自打她被那薛微之狠狠咬了一口後,她幾乎哪個男人也不相信了。至於後來和傅朔在一起,一來是見他新奇有趣,心生喜歡,二來麽,則是因著他不急著成親。
徐*太害怕成親這茬兒了,若是那人先前扮出諸般好,成了親後翻臉不認人,接著又好一番折騰,最後鬧得不是和離就是被休棄,*一想,就不由得蹙起眉來。可轉念一想,這小娘子不由得頗為自嘲地笑了,暗想道:誘人吸食阿芙蓉膏、把親生孩子剁成餃子餡兒、還餵著他爹吃下,這等事情她幹起來都不害怕,還怕甚麽成親呢?
徐*搖了搖頭,卻是絲毫不悔。這世道,若想做個好人,非得學會壞人的心狠不可,她覺得自己半點錯也無。若是果真做個任人拿捏的軟包子,那才叫做有錯呢!
*娘子口脂濃艷,紅唇微勾,對著面前的西洋琉璃鏡,輕點眉黛,描出眉峰來,不由微微一笑。
距她那堂兄捐殘去殺,入京稱帝,已然有一年有餘,雖說還有些前朝餘孽,隱匿於民間,時不時惹出些亂子來,可是從大局來看,四海皆統,河清雲慶,也說得上是國安民泰了。
不過區區一年時間,徐子期這個官家,便能做到如此地步,一來,實在因他年紀愈長,手段愈高,二來,也與他早早掃清民學會這一阻礙,還有傅從嘉的消極抵抗脫不開幹系。
兩年以前,傅辛駕崩,傅從嘉登基,雖說民間議論紛紛,都說傅從嘉有篡位之嫌,可因他先前也有清譽在外,因而百姓們也未曾惶惶不安。可誰知傅從嘉上臺之後,處理政事卻是糊塗,且用度奢靡,用兵不利,惹得朝廷內外都頗有怨言,暗中都罵他是昏君。
反觀徐鐵凜徐小將軍,卻是態度果決,手段高超,先是借著天災與困局,暗中掌控了民學會,之後又借著民學會一派貪腐之案,惹得北地百姓對民學會人人抵制,一片聲討,徹底扳倒了這個荒誕而又乖張、處處照搬洋人,在時代的夾縫中靠著一點投機謀得生存的**團體。民學會倒臺之後,雖說是徹底離那民主自由等主義又遠了一步,可這徐子期,也順從民意,去蕪存菁,將民學會中一些值得學習的東西,保留了下來。
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;水者載舟,水者覆舟。兩相比較之下,北地是應天順民,千室鳴弦,汴京卻是物情離怨,眾心不安。兩邊的這場仗打到最後,不少城池是城門大開,迎了徐子期入城,而到了汴京之後,傅從嘉的舉止更是令人訝異,他早早換上華服,擺著酒食,候在城門,可謂是主動將這大宋江山,拱手讓了人。
徐子期入京之後,這位外號徐鐵凜的開國新帝,處事的手段,並不似汴京子民先前想得那麽狠辣極端,反而是如水一般,至柔至剛,事事處理得妥當,又是安撫世家及舊臣,封了傅從嘉做閑王,又是秉承民學會之精髓,放開傅辛設下的海禁,允許通商。從前聞風而逃的汴京人們,聽聞之後,漸漸也都泛回了汴京,慢慢地,不過一年光景,汴京城竟比從前還繁華許多。
至於徐道正這一家子,雖說那徐子期是他家親戚,他若是登基,徐家這幾口子便是皇親國戚,可是徐道正,也差點兒往外奔逃了。實在是他先前是給傅辛制作火器,打壓過自己這個親侄子,他可生怕徐子期富貴之後,報覆回來。
臨了臨了,徐道正思來想去,卻是決意不逃了,對著妻子兒女道:“雖然人人都說大哥兒性子冷,可是我覺得,他還不至於對咱們這些親戚趕盡殺絕。就說大哥,混得天下皆知,子期不還是在那勞什子民學會裏給他尋摸了個位子?雖說後來吧,大哥身子骨不行,嗚呼哀哉,一命歸西,消受不起這頂烏紗帽,但是子期對他,也算是照顧了不是?”
稍稍一頓,徐道正又蹙起眉來,說道:“咱們就不走了。一來,火器和木工作坊,都在京郊,跑得了和尚,跑不了廟;二來,咱家子駿對子期有恩,子期絕不是那等忘恩負義之徒。這汴京,咱們還是好生住著吧。”
徐子期登基之後,對徐道正一家,還算是不計前嫌。他用國庫裏傅從嘉慷慨相贈的銀子,收購了徐道正的火器作坊,又令徐道正做監工,還要給他加官進爵。徐道正連忙推卻,只領了監工一職。徐子期見狀,便幹脆封了徐道正的一雙兒女,徐子駿及徐*,徐道正思慮一番,便未曾推辭,領受謝恩。
眼下徐*搽了搽幾抹胭脂,穿戴整齊,便騎馬入了宮城。她此番前來,為的不是別的,實是因為徐子期再開皇商一職,出海巡游,采購貨物,而徐*主動請纓之後,徐子期欽點了她為商隊領隊,此次召她,便是要在行前再交待一番。
兩人用罷了滿桌佳肴之後,徐子期輕抿濁酒,又凝聲道:“*,此間正是二娘先前住的宮苑,你瞧著如何?”
*一怔,微微一笑,道:“兒無甚見識,瞧著每一處宮苑都好。”
徐子期勾唇,道:“你沒有見識?你是出過海,游過西洋的人,甚麽沒見過。”稍稍一頓,他又道:“不瞞你說,先前朕對於女流之輩,不甚瞧得起,若不是被人痛罵了一番,只怕也不會醒悟過來。就好似洋人的東西,有好的,有壞的,不能一概而論;女子之中,有見識粗鄙的,亦有目光高遠的,也不能一竿子,全都打倒。”
*勾起紅唇,定聲道:“官家所言極是。兒心知肚明,此番由兒一個女兒家做皇商領隊,必會有人傳些閑話兒,暗指官家任人唯親。兒定會有一番作為,堵上那**人的嘴。”
徐子期點了點頭,默然半晌,又道:“近來可有二娘的消息?”
*聞言,道:“自二娘入宮之後,便不曾有甚麽聯系了。兒也不知她現下如何了。”
對於徐子期的詢問,徐*也不曾多想,她此刻是雄心勃勃,滿心歡喜,直想著在**大海之上,闖出一片事業,又想著若是再遇見傅朔,一定要對他說出真心話來——
當年,是她錯了。她明明喜歡他,卻又怕自己太喜歡他,小心翼翼地提防著,屢次三番地試探著,便是在一起了,也不肯掏出一片真心來,直等到他果然離去,杳無音訊,她才心生悔意。
徐*忍不住幻想起來,若是再遇,他該是甚麽模樣?兩人之間,誰會說出第一句話?而這一句話,又會是哪幾個字呢?
這般想著,徐*不由得出了神,手持銀匙,定定地望著空空如也的碟子,而那唇角,卻是緩緩翹了起來。
忽地,徐子期的聲音,驚得她回過神來。
“昨日,傅辛在時,派出的船隊回來了。”
徐子期的聲音淡極,徐*卻是眼眸微亮,稍稍斟酌之後,拿捏著語氣,開口道:“可曾帶了甚麽稀罕的物件回來?”
徐子期漫不經心,緩緩說道:“不過是些小玩物,及幾十盒阿芙蓉膏罷了。傅辛發了十艘龍船,結果這十艘船,先遇上海難,後逢著海盜,只兩艘回來了。便連領隊的那位京兆郡王,也折在裏頭了,屍骨無尋,不知該說是可憐,還是嘆他,求仁得仁。都是兩年前的事兒了,如今卻才報回京中。”
哐啷一聲,瓷碟落地,遽然間摔得四分五裂。
徐*急急蹲了下來,死死垂著頭,手上分外麻木地撿著碎瓷,眼底則是一片模糊,淚水難收難休。
是生離還是死別,往往要到若幹年後,才會清楚明白。
惜取眼前,莫輕別離。
【徐*番外終】
132、番外四
傅從嘉·從臣嘉頌徒虛美
“爹爹,阿娘去哪裏了?”
“你阿娘,去修佛了,再不是紅塵中人,以後便不要提她了。”
幼年的傅從嘉聽了這話,竟當真信了,這小郎君自然是好不傷心,哭了接連數日才算罷休。
數年之後,傅從嘉回想起來,不由得微微一哂,搖了搖頭。
他那親生母親,雖出身卑微,可卻長得一副出塵美貌,阮宜愛嫁過來之前,尤屬她最是得傅辛寵愛。若細細論起他阿娘長甚麽樣子,倒與阮流珠頗有幾分相近——這並不算巧合,他傅辛寵愛的女人,不是相貌相似,就是性情相近,阮氏不是這些女人裏最好看的,卻是最勾人的,最合他心意的。
或許是因著這一點寵愛的緣故,起初,傅辛只是將他那阿娘送到府外,另尋了處院落養著,不曾似對其他婢妾那般痛下殺手。可惜傅從嘉的生母並不甘心,伺機偷跑回王府,差點兒正面撞上了阮宜愛,由此惹得傅辛雷霆大怒。
傅從嘉還記得,那年他不過七歲,正與仆侍在庭院裏嬉戲玩鬧之時,忽地遠遠瞥見一個與生母頗為相近的女人,被人死死扯著頭發,毫不憐惜地扔進了傅辛的書房裏去。傅從嘉心生好奇,繞到書房窗下,借著那一絲縫隙,往內室窺覷。
鳥雀喧鳴聲中,幼童伏於窗下,粉嫩的頰邊貼著檀暈鞓紅的富貴牡丹。他眨巴著一雙水靈的眼兒,親眼目睹了自己失蹤已久、據說修佛去了的親娘,是如何被看似溫和慈藹的爹爹,親手掐死的。
他忽地覺得,阿娘好像前日所見的大鵝,修長的頸兒被男人死死扼住,她像大鵝一樣叫著,聲音嘶啞,兩只雪白的玉臂像翅膀一樣不住撲棱著,撲棱著……
長成之後,他看見那些頸線優美的女人,總忍不住多看上幾眼,心頭漫出一片尤為詭異的愛憐之意。
“你這樣白,頸兒這樣修長,真好像只大鵝。”
設計害死傅辛之後,春雨連綿的夜裏,傅從嘉倚在父親臥過的軟榻之上,手上把玩著那女人白嫩的一對玉足,眼兒慵懶地凝視著她半寐半醒的模樣,口中緩緩地,說出了這樣的讚美。
女人斜了他一眼,欲要收回腳,卻被他牢牢拷住。
傅從嘉瞇眼而笑,沈聲道:“你這淫/婦,老實交代,肚子裏的孩子,果真姓傅?”
阮氏懶得搭理他,只略為不耐地移開眼來,緩緩道:“真是理解不了你。費了好一番心思,好不容易做了官家,成日裏就這樣廝混、胡鬧。你便是恨你爹爹,也該為了受苦受難的百姓好好想一想。”
傅從嘉低笑,隨即忽地正色,掀了錦被,與她並肩同枕。他聽著窗外隆隆春雷聲,緩緩說道:“二娘自然不懂我的心思。你也不必懂,只管用手兒口兒,將我那話/兒伺候妥當,以後再予我*一度,便已足矣。”
流珠聽著,膩煩不已,驟然翻過身來。
傅從嘉面無表情,沈默無言,直至天明,一夜未眠。
傅從嘉的心思,遠比任何人想得都要高遠。眼下的這個大宋朝,距離他心中的理想治世,相去遠矣。他希圖的,是恰如其分的民主,是高度繁榮的經濟,是鼎立於世界的大國風度!
可是他做不到,甚至,有生之年也看不到。這著實令他沮喪。
當上官家又如何呢?這不過是個爛攤子,他若想要收拾,非得全盤推翻,另新起一盤棋不可。他現在所能做的,唯有為徐子期鋪路,一來,多從世家那兒,厚著臉皮,搜刮點兒銀子存到國庫裏去,等到徐子期上任,便不會似傅辛那般,窮得處處受限了;二來,他這個官家當得愈差,朝中百官和坊間百姓,便愈會偏向於徐子期,正所謂“不戰而勝,為勝之上者”,他要成全徐子期。
他倒是想一改當下風貌,實現心中宏願,只是世家勢力根深蒂固,大宋子民思想閉塞,北地的百姓想得倒是開明,可又因貧富之差,心生憤恨,行事過於激進。而如今徐子期頗有手腕,已然將激進的民學會壓制住了,又因著民心所向,不得不汲取其中菁華,為己所用。徐子期所握著的,才是一副好棋,比他的棋,勝過太多。
傅從嘉知道,徐子期這人,內裏未必有多開明,但是他貪戀權勢,為了攏固人心,甘願屈服和妥協。他暗自預料,徐子期登基的頭幾年裏,必然會逐步放開傅辛設下的“驅洋令”,準允與外通商及西學流通,也會自願或被迫地,接納海外傳來的先進科技,可是時日久了,卻是說不定了。
只是人的本性,遮掩再久,也是終究遮掩不住的。一旦局勢穩定,徐子期某一日,一定會重歸封建,說不定還會踏上傅辛的老路。
思及此處,傅從嘉微微一笑,嘆道:那倒也是無妨。時代的洪流,只需為它剪個口子,它便會噴湧而出,呈浩浩翻瀾之勢,聲似袞袞春雷,隆隆震耳,而這些個六街三市的勳衛宰臣,黎民百姓,不過好似小舟萬斛,只得任由洪流沖著,不斷向前,向前……
徐子期被迫而為的這些政令一下,只要貫徹上十年,這個世間的風氣便會截然而變。經濟上來了,見識長出來了,那些思想自會有人加以改良,逐步推及,而不會像現在這般,顯得古怪、唐突,而又荒誕,令人無法接受。
想到這樣的未來,傅從嘉長籲一聲,恨不得仰頭痛快大笑!
他告訴自己,他必不會料錯!那樣的未來,一定指日可待!他等得起!
或許旁人不解他的心思,後人亦可能只拿他當做亡國昏君,可是他問心無愧!
傅從嘉翻了個身,凝視著身邊女子那雪白的長頸。月光皎皎,照在那頸兒上,誘得傅從嘉伸出手來,摸了一摸。
他忽地又想起那一夜,傅辛召他覲見。他說,讓他老實點兒,以後便是要篡位,也要等將北地收覆了;他說,他某日駕崩之後,必要立阮氏為太後;他還說——
禦醫說他這身子,約摸熬不過五月。若他果真如此,待他身死之後,暫且停屍到六月底,等到阮流珠生產之後,留子去母,令阮氏隨葬,再與他一同出殯。
他更說了,便是傅從嘉不按著他所說的做,他也留下了數名暗衛。那些人,在阮氏生產一月之後,必會殺了阮流珠,將她的屍首,裝入他的龍棺。
傅從嘉到底還是沒按他說的做。
便連他自己也搞不懂,他逼她與自己親近,可他明知流珠要逃,卻並不相攔,而流珠逃出宮後,他也生不出找她的心思來,連她的信兒都不想聽;他不想一直留她在宮城之中,可他卻又將傅辛早早出殯,眼睜睜地看著高儀偷放阮宜愛的骨灰入內,之後又著人將棺材釘入地內,甚至還費了好一番心思,找出了那些所謂暗衛來,一一除了個幹凈。
他自己都想問問自己,這到底算是喜歡,還是不喜歡呢?
他卻是不明白,三分對親父的恨,五分由生母帶出的憐愛,加上兩分若有若無的喜歡,到底不等於十分深情。
【傅從嘉番外終】
133、番外五
榮喜·謝何兄怨榮何喜
榮十八娘原本喚作榮熙,而依照榮六那文采,自然是取不出這個“熙”字來的。最開始時,榮六給女兒取的名是榮喜,家人亦一直呼做喜娘,而十八娘嫁給阮恭臣後,男人嫌她名字俗氣,便給她改了個字,這才有了榮熙這個名字。後來和離之後,十八娘這名字,便又改回榮喜了。
徐子期登基之後不久,榮六自請辭官,去了離汴京不遠的鄉下養老,時不時便運些自己種的白菜蘿蔔,往榮喜府上送去,搞得榮十八娘和崔坦,每月裏總有那麽幾天,非得吃白菜和蘿蔔不可。眼下,榮老先生又著人送菜到府上來了,榮十八娘哭笑不得,夜裏對鏡卸妝之時,朝著埋頭畫圖的崔坦說道:“大把不要錢的白菜蘿蔔,正好給了你,好好練練廚藝。”
崔坦擡了擡眼鏡,自書案邊上擡起頭來,瞇眼笑道:“好。娘子讓我練,我便去練,必要把那白菜蘿蔔,全都做了菜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